规模扩张难掩双重困境:南海农商行2024年营收下滑6.3%,IPO七年三度折戟财务关
近日,南海农商银行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。从规模指标来看,截至2024年末,该行资产总额已达3,316.90亿元,较上年末增加271.50亿元,增幅为8.92%;各项贷款余额为1,685.29亿元,较上年末增加141.00亿元,增幅为9.13%;各项存款余额为2,344.29亿元,较上年末增加216.92亿元,增幅为10.20%。尽管该行在净利润等核心指标上保持了增长态势,但营业收入已连续两年下滑,部分盈利能力指标持续走弱,反映出其经营压力正在不断加大。
营收连续两年下滑,净息差持续收窄
值得警惕的是,南海农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已连续两年呈现下滑趋势。2024年,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4.29亿元,较上年下降6.30%,减少4.32亿元。从收入结构来看,利息净收入占比57.89%,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3.12%,其他非利息收益占比38.99%。
具体分析2024年南海农商银行营业收入下滑的原因,主要源于利息净收入的大幅减少。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4.15%,减少6.13亿元,成为拖累营收的核心因素。其中,利息收入小幅下降2.67%,而利息支出却增长了7.20%,反映出银行在负债端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,这可能是由于存款利率竞争加剧或市场资金成本提高所致。这一点从该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中得到了印证。数据显示,2024年净利差为1.39%,较2023年的1.76%下降了0.37个百分点;净利息收益率为1.34%,较2023年的1.72%下降了0.38个百分点。与2022年数据相比,这两项指标的累计降幅更为显著,反映出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背景下面临的严峻挑战。
与此同时,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出现了明显萎缩,同比下降18.98%,减少0.47亿元,表明该行在中间业务方面(如理财、代理销售等)可能面临市场环境变化或业务结构调整的挑战。尽管其他非利息收益增长了10.00%,贡献了2.28亿元的增量,但仍不足以完全弥补利息净收入的下降缺口。
在支出端,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减少了29.35%,节省了5.68亿元,优化了整体成本结构,使得净利润仍能实现2.99%的增长。
需要指出的是,该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.29亿元,较2023年的68.61亿元下降6.3%,而2023年较2022年的69.86亿元也已出现1.79%的下滑。两年累计降幅超过8%,这一趋势需要引起重视。
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,2024年该行的经营利润为38.93亿元,同比下降12.12%;而实现净利润24.53亿元,较上年增长3.0%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6.06亿元,同比增长3.8%。这种“营收降、利润增”的现象可能源于成本管控或非经常性收益,其可持续性值得关注。
资产质量双面观:不良率改善但关注类贷款攀升
在资产质量方面,南海农商银行呈现出积极信号:不良贷款率为1.43%,较上年末下降0.06个百分点,但相比2022年的1.13%仍有不小差距。具体从五级分类来看,截至报告期末,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为62.05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15.87%;关注类贷款率为3.68%,比上年末上升0.21个百分点。关注类贷款余额和关注类贷款率均有所上升。
对此,南海农商行解释称,主要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,加之经济活力完全复苏仍需要时间,经济下行的压力传导至各市场主体,部分企业由于资金周转不畅,贷款出现逾期导致下调为关注类。
从行业分布来看,报告期内,南海农商行的公司贷款主要分布在制造业、批发和零售业、房地产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建筑业五个行业。截至报告期末,上述五个行业的贷款金额分别占贷款总额的26.43%、10.28%、8.59%、3.98%和2.71%。其中,不良公司贷款主要来自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、建筑业和制造业,这三个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分别达到3.39%、2.58%和2.19%,不良个人贷款占比较低为1.74%。
该行表示,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传导至各市场主体,导致本集团部分制造业、批发和零售业等客户生产经营出现困难,应收账款回款远不及预期,出现资金链断裂,无法归还本集团贷款本息,其中不良公司贷款中制造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建筑业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南海农商行的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呈现显著下降态势。在2023年末,该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尚处于4.92%的较高水平。然而,进入2024年,尽管房地产贷款在整体贷款中的占比保持相对稳定,但其不良贷款率却大幅下降至0.08%。
IPO七年困局:三度折戟财务关
南海农商银行于2011年12月23日完成改制并挂牌开业,前身为成立于1952年的南海农村信用社。截至2024年末,南海农商银行在佛山全辖设有223家营业网点,其中在佛山三水区和禅城区设有2家支行和3家分理处,在职员工3623人。
南海农商行的上市之路始于2018年,至今已历时近七年,期间经历多次波折。2019年5月,该行首次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,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,并于次月获受理。然而,由于中介机构合规问题,其上市进程一度停滞。直到2023年初,该行重启IPO,并将申报材料平移至深交所审核。
然而,上市进程并不顺利。2024年3月以来,南海农商行已三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深交所中止审核,最近一次发生在2025年3月31日。按照规则,该行需在限期内补充最新财务数据,否则可能影响IPO进程。
作为一家扎根佛山南海区的地方银行,南海农商行区域市场占有率较高,但受经济环境、监管趋严及银行IPO整体放缓影响,其上市之路仍充满挑战。未来,能否优化财务指标、强化合规性,并把握合适的市场窗口,将成为其能否成功闯关A股的关键。